石牌坊廠家講述石牌坊故事
時間:2017-02-24 14:05:07 點擊:次
漢沽,有一條曾經(jīng)喧鬧、商賈匯集、兩側(cè)店鋪林立的街道,因為街道中心坐落著一座頗有造勢的石牌坊,故名石牌坊街。根據(jù)石牌坊廠家查閱史料,清代道光元年間,即公元1821年,漢沽已婚男人李達有,在妻韓氏26歲時病亡,此時韓氏已懷身孕。令韓氏悲痛,誓欲殉夫而終。韓、李兩氏家族親眷良言相勸,寡母即不殉而守身,遂生下遺腹兒子李錫麟。
寡母克服困難,經(jīng)常得到韓、李兩氏家族親眷接濟,與孤兒相依為命,省吃儉用,供養(yǎng)孤子讀書。孤子功成名就,考為七品官員,勾報答守孀母之恩,申報朝廷得詔準(zhǔn),于母親六十壽誕之日,在漢沽中心街道為母親樹立“芬流史呈、臺接懷清坊”花崗巖石牌坊一座。寡母娘家人稱牌坊為“韓氏節(jié)孝石牌坊”,寡母婆家李姓人稱牌坊是“賢孝石牌坊”。
在封建社會,石牌坊是崇高榮譽和權(quán)勢的象征,是彰顯德行、沐雨皇恩、流芳百世之舉,是人生的一種追求,更是歷代統(tǒng)治者表彰顯宦、節(jié)婦、功臣世家的形式。
鑲嵌在石牌坊上額的“圣旨”石匾,稱為坊額石,鐫刻細致,有龍騰圖案環(huán)繞在字的周圍,這是古代石牌坊上的一個構(gòu)件,一般放在青石牌坊的最高處,叫坊額“圣旨”石,圣旨二字凸起的為陽刻,凹陷的為陰刻。
石牌坊不僅是藝術(shù)珍品,也反映了世道的昌盛興衰。古代的農(nóng)村石牌坊分三等,一等為鐫刻有“御賜”字樣,是指皇帝下詔,國庫出銀建造;二等為有“恩榮”字樣,屬于御賜,皇帝下詔,地方出銀建造;三等為鐫刻有“圣旨”字樣,是指地方申請,皇帝批準(zhǔn),然后由家族自己出錢建造。龍騰圖案栩栩如生,迥然各異,石牌坊雕刻手法各有千秋,一為鏤空云龍紋透雕,一為半鏤空盤龍紋雕刻。字牌上分區(qū)別,“圣旨”兩個字為陽刻,周邊都雕刻不同的花紋。
編輯:張志爽
版權(quán)屬于:http://www.7m85pg7.cn/山東嘉祥長城石雕廠
版權(quán)所有,其他人轉(zhuǎn)載時,必須以連接的形式注明作者出處及本聲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