徽州門樓牌坊與山東石牌坊的區(qū)別
時間:2017-11-14 18:35:07 點擊:次
本文由石牌坊廠家為大家介紹一下,徽州門樓牌坊與山東石牌坊都有哪些異同。我們都知道徽州門樓牌坊,更以其精美的雕刻藝術和別致的造型,裝點在建筑外立面上,成為徽派建筑的一個亮點,給徽州建筑帶來特有的精彩。而山東石牌坊則以莊重大氣,可以提升整個建筑的氣質。
在世人眼里“粉墻黛瓦”“馬頭翹角”是徽派建筑形象的顯著特點和概括,徽派建筑外立面平整、樸實、高大,外墻開窗很小離地很高,高大的粉墻上沒有其他裝飾層次。而門作為住宅的主入口,是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元素,具有防衛(wèi)作用,是一種安全設施,同時還有一定的界定空間的功能。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。
徽州大門結構很簡單,大門的裝飾主要集中在門頭,精致的磚雕裝飾密集于門洞上方,成為徽州建筑中特有的門樓牌坊。相對于樸實的外立面,門樓牌坊上層次豐富的磚雕裝飾與墻面產生很強烈的對比,她很明確的突出了建筑入口的位置,使入口成為建筑外墻面中最矚目的裝飾區(qū)域。同時高挑的石牌坊結構屋檐,比門洞尺寸寬,可以將雨水拋的更遠,有效地保護了門免受雨水侵蝕。
此外豐富的造型藝術,使樸實平整的外立面,有了集中體現的層次,門樓牌坊精雕細刻的“密”與外墻面樸實平整的“疏”產生強烈的對比,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建筑外立面的裝飾美感。例如潛口民宅中的汪順昌宅門樓牌坊,花紋布局緊湊,雕刻精細入微,相對于高大的粉墻來說,灰色的磚雕門樓牌坊成了墻面的主題,一個粉白疏朗,一個精致細密,呈現出視覺反差的同時又能和建筑融為一體,巧妙體現徽州建筑“黑白灰”三色的樸實形象。
二、門樓牌坊造型及裝飾特點
(一)徽州門樓牌坊分類
門樓牌坊初始功能只是為了保護門框,門扇以防雨淋日曬,經過長期的演變和人們對裝飾要求的提高,木質門樓牌坊逐漸被磚質材料代替。徽州門樓牌坊形式多種,建筑專家朱永春將徽州建筑門樓牌坊大致分為三類,分別是“門罩式”“牌樓式”和“八字門樓牌坊式”三類,其中門罩式門樓牌坊又可以分為“水磨青磚式”“垂簾柱式”和“云栱式”,牌樓式又可分為“單間雙柱三樓”“三間四柱五樓”“三間四柱三樓”,其中三間四柱三樓的形式居多。而八字門樓牌坊是牌樓式門樓牌坊的變體,在平面上大門內退少許,形成八字形。
(二)徽州門樓牌坊造型特點
徽派建筑門樓牌坊緊貼墻壁,出挑不多,但很多構成元素具有建筑結構特色,在門樓牌坊結構中依然可以找到類似建筑中的檐、椽、瓦,垂蓮柱等構件,由于門樓牌坊由木質結構演化而來,所以在門樓牌坊結構中遵循延續(xù)了木構件的建筑結構形式,例如“垂簾式”門罩,對稱排列于門兩側的垂簾柱,穿于垂柱之間的橫枋,以及出挑于墻面的翹角屋檐,這儼然就是一個貼于墻面的簡潔的垂花門造型,這些形式于垂直的墻面產生對比,尤其是飛挑的屋檐,給樸實的建筑帶來活潑的元素。
(三)徽州門樓牌坊形制莊重,風格樸實
徽派建筑中的牌樓式門樓牌坊,形制莊重氣派,結構上中間高,兩邊低,錯落有序,檐下有疊澀出挑的線腳,雕飾布于檐枋間,有疏有密。例如徽州民居牌樓式門樓牌坊“三間四柱五樓”中間高,兩邊低,依次遞減,形制大氣而莊重,雕飾的線腳與圖案布置有序而簡潔,體現出平靜、大氣、質樸之風。
三、徽州門樓牌坊雕刻裝飾遵循材料本質
徽州農村門樓牌坊雕刻造型雖然有多種,石雕細致精湛,裝飾題材豐富多樣,但在建筑用材上一律以體現材料的自然美為主旨,門樓牌坊裝飾中一律使用當地特制的水磨青磚,其磚是取河道漩彎處多年沉積下來的精細土,和清水拌合成泥漿,經過濾和牛蹄反復踩踏成泥筋,再成坯入窯燒制而成。此磚質地細膩,雜質少,其上所雕刻內容無論是人物,建筑,花草,飛禽以及圖案均不飾以彩色,全部以青磚本色體現。
四、山東石牌坊制作特點
山東石牌坊制作樣式,不但雕飾內容豐富而且造型也較多,有“牌科門樓牌坊”“衣架錦式墻門”“單門面門樓牌坊”“雙面門樓牌坊”“單坡屋面門樓牌坊”“四坡飛檐翹腳門樓牌坊”。山東石牌坊雕刻手法特點,可用“細、動、巧、空”四個字來概括。
“細”主要指其石雕精細入微,刻畫傳神。
“動”指雕刻表現曲線流暢,頗有動感,如東山明善堂,其門樓牌坊右側塞墻上的牌科拋方貼角中的飛鶴磚雕,頗賦動感,栩栩如生。
“巧”指雕刻內容組合構思巧妙,寓意討巧。如“寶儉堂”門樓牌坊兜肚上的富甲天下寓意的表達,就是用牡丹與螃蟹放在一起組合,取其巧妙寓意的。
“空”指石雕技藝中透雕藝術的運用,使山東石牌坊雕刻表達層次豐富,虛實得當,立體感強等特點。
五、徽派建筑門樓牌坊與山東石牌坊雕刻特點之異同
徽派建筑和山東石牌坊建筑,都是享譽世界的精品,其石雕門樓牌坊雕刻藝術,更是令人贊嘆,她們在建筑中都極好的突出建筑入口的重要地位,并在造型上都有選擇地繼承了建筑結構形式,在雕刻技藝上也都綜合運用平雕、立雕、透雕等多種雕刻方式。
從石牌坊圖片來看,徽州石牌坊與山東石牌坊制作雕刻,還是有許多不同之處,其異同之處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(一)門樓牌坊與建筑的關系上
徽州門樓牌坊主要位于建筑主入口,設立于外墻之上,相對于平樸的外立面門樓牌坊是外墻的點睛之筆,正因為外墻上有這精雕細刻之處,才使徽州古建筑有了疏密對比,豐富外立面的層次。
另外不同建筑類型,其建筑門樓牌坊形制也很有講究,往往也是身份地位的彰顯。而山東石牌坊大多藏于深宅大院內,多處于建筑的縱軸線上,往往處于第三進第四進院落,常與主建筑相對應,如網師園中的“藻耀高翔”門樓牌坊對應的就是萬卷堂。
(二)在建筑結構沿用上的不同
雖然徽州門樓牌坊與山東石牌坊,在造型與結構上,都沿用了木建筑的部分造型,但具體沿用的內容還是有區(qū)別的,例如徽州建筑中“垂蓮柱”門罩,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,緊貼墻面的磚雕垂蓮柱,長不過門洞,在兩柱之間穿插橫枋形式。
再如徽州牌樓式門樓牌坊可以很清楚的辨認出是幾間幾柱幾樓,并遵循中間高兩邊低的尺度,可見徽州門樓牌坊側重于,繼承建筑的大體形制的尺度把握。而山東石牌坊在建筑裝飾中,對于建筑裝飾構建的繼承,更加有延續(xù)性,例如網師園的“藻耀高翔”門樓牌坊在檐下有序排列并依此向外支出的斗拱,并設有昂刺,襯托出門樓牌坊屋檐更加有份量,又如網師園后的“竹松承茂”其形制與雕刻相對于“藻耀高翔”顯質樸簡單,但檐下也依次排列六組磚雕斗拱裝飾,再如耦園的“詩酒聯歡”在其門樓牌坊檐下也均勻排六組斗拱磚雕,可見斗拱這一建筑構件,在山東石牌坊制作中很受重視,被廣泛運用。
這種斗拱裝飾在山東石牌坊制作中非常常見,而相對于徽州門樓牌坊建筑來說,則喜用青磚疊澀出幾層線腳,將屋檐挑出墻面,屋檐出墻不多,并“元寶”裝飾取代檐下的“斗拱”裝飾,每一個元寶上都雕刻有完整畫面,這在徽州地區(qū)是運用較普遍的門樓牌坊裝飾元素。可見徽州門樓牌坊,在繼承木構架建筑元素的基礎上,又有自身的發(fā)展和演變。
(三)雕刻疏密布置不同
在門樓牌坊裝飾圖案的處理上,雖然徽州門樓牌坊與山東石牌坊同樣都考慮疏密分布,但徽州門樓牌坊在考慮圖案布置時,很注重體現材料本色,密的部分精雕細刻,而疏的部分直接露出“水磨青磚”本色,圖案布置上做到雕刻與青磚的有序排列,對于復雜門樓牌坊設多層梁枋,雕刻也疏密相間,有的特意在磚面中留出幾處粉墻,顯得特別醒目。
相對于山東石牌坊來說,其留白的區(qū)域不多,大多徽州門樓牌坊,都只在中枋匾額處留出磚面,其他等處都被多層次磚雕覆蓋,如東山陸巷的村莊牌坊雕刻,只在中枋處留白,其他地方都有密集雕刻裝飾,疏密對比強烈。
(四)門樓牌坊造型的區(qū)別
山東牌坊雕刻造型十分相似,并且有統(tǒng)一的比例標準,自明代以后一直保持垂簾式門樓牌坊造型,整體結構變化不大,基本上是上枋、中枋、下枋,中枋匾額處題字,兩邊設有兜肚,上枋處大多排列斗拱,斗拱之上設有屋頂,斗拱以下部分保持方整外形,門樓牌坊兩側雖有垂蓮柱,但縱向線條的造型不多,門樓牌坊橫向造型占主導。
而徽州門樓牌坊雕刻造型,可以分為好幾種,光門罩式造型中就分為3種,而且不同的建筑其門樓牌坊形制也有所不同,如普通民宅和商宅中用垂蓮柱門樓牌坊較多,朝廷官宅用八字門樓牌坊的較多。門樓牌坊造型中橫向造型與縱向造型相互穿插,造型端莊穩(wěn)定。
(五)中枋匾額處理的不同
門樓牌坊的中枋匾額是視覺的焦點,徽州門樓牌坊和山東石牌坊,對題字匾額的處理也有區(qū)別,蘇州對于門樓牌坊題字非常重視,往往請知名書法家,狀元、學者來為門樓牌坊題字。如蘇州宋仙洲巷13號門樓牌坊“錫茲祉福”是狀元陸潤癢題,題額內容往往出自歷代名著。蘇州門樓牌坊重雕刻的同時又注重匾額題字,可謂“雕書并重”。徽州地區(qū)的門樓牌坊則更重視雕刻的一面,有的門樓牌坊中枋匾額處會題字,有的則在匾額處留白。
徽州門樓牌坊和山東石牌坊雕刻藝術,都達到了很高的層次,在繼承了一定的建筑結構形制后都有所發(fā)展,并形成一定特色,兩個地域的門樓牌坊雕刻裝飾,或古樸大氣,或靈秀典雅,但都雕工精湛,令人嘆止,都集中體現了石牌坊背后的地域文化,民俗藝術和審美,這些經過歷代勞動人民創(chuàng)造的門樓牌坊雕刻裝飾藝術,為室內設計、建筑裝飾等多專業(yè)提供了寶貴的藝術參照。
石牌坊哪里做得好,石牌坊首選長城石雕廠!山東嘉祥長城石雕廠,著名的石牌坊制作廠家,從事門樓牌坊制作施工多年,山東石牌坊效果圖設計不計其數,其石牌坊雕刻產品,具有著精致的紋理刻畫,以優(yōu)良的口碑走遍天下。如果你有農村牌坊、花崗巖牌坊、村莊石牌坊、青石牌坊、祠堂牌坊、村口牌坊制作施工,造價,工藝質量等相關問題,都可以來石牌坊廠家——嘉祥長城石雕廠咨詢。
編輯:張志爽
版權屬于:http://www.7m85pg7.cn/山東嘉祥長城石雕廠
版權所有,其他人轉載時,必須以連接的形式注明作者出處及本聲明。
其他人還閱讀了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