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牌樓的構造工藝設計原則
時間:2015-08-10 10:55:44 點擊:次
石牌樓的構造工藝設計原則
石牌樓的構造,大致由基礎、立柱、額枋、匾牌、檐樓構成。這些構件的連接處由卯榫銜接,只有將這些構件合理組合,才能建造一座象樣的牌樓。 基礎:是牌樓的重要組成部分,一座牌樓能否立起來,關鍵是看基礎扎實不扎實。基礎包括地下和地面兩部分設施。地面部分即基座,一般使用須彌座、抱鼓石和蹲獅,也有使用完全仿木的夾桿石大石墩,四面刻祥云龍紋,上雕“壽與天齊” 神獸,大石墩下是柱礎石。基礎的地下部分是基腳,基腳主要是由柱頂石、混凝土、鋼筋混凝土、三七灰土和夯土層等構成,深度應在幾米至十余米之間,這要根據地質情況而定。牌樓是無依無靠的獨立式建筑,要使它巍然聳立,搏風擊雨,永久性不倒,其基礎必須牢固。
石牌樓的設計原則
石牌樓的設計,應該在突出歷史特點的同時,緊緊抓住地方特色進行設計,將歷史特點和地方特色緊密地結合起來。地方特色涉及到許多方面,
比如,地方的地理、文化、民俗特色等。在設計牌樓時應特別注意挖掘其歷史文化內涵,突出地方風格。石牌樓是建筑群的重要組成部分,應具有建筑群的建筑風格,要力求達到布局合理,比例適當,疏密有序,遠望雄偉,近觀親切,細看生情。這是建好石牌樓的關鍵。石牌樓按官制設計,要體現規范得體,穩重高雅的造型效果;按民俗風格設計,要體現千姿百態,矯健鄉俗的造型效果。應根據設計要求選擇能體現設計要求的石料,如漢白玉質地華貴,多用于主要場所的牌樓建造;墨玉質地古樸,多用于仿古建筑群的牌樓建造。在浮雕圖案的處理上,要按牌樓所在的位置和作用,選擇反映地方文化的一些素材,充分反映地方特色,讓人們一看牌樓,便知此地是何場所,以牌樓的建筑形式,體現古今文化,起到象征性的作用。如果說特定建筑群是一條祥龍,那么石牌樓就是祥龍的眼睛,應該推敲設計,精心施工,真正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。將石雕的雕刻技藝和人們的聰明才智充分體現在牌樓之上。